2024年终总结
新年伊始,对2024做一个总结,顺便规划一下我的2025
2024年是我的关键一年,上半年经历了硕士毕业,下半年经历了博士拟录取。更关键的是我开始尝试改变和纠正我身上很差的科研习惯。我从一开始的自我感觉良好到认为自己啥也不是再到意识到自己科研习惯很差到最后的尝试改变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呢?
自我感觉良好阶段。这段时间是在我申请博士的初期。这得从我的科研经历说起,我应该是实验室第一个发"一区Top期刊"的学生,为什么要加引号呢,第一个PR确实是实实在在的Top,但同时也是实实在在的好中(虽然刚开始不这么认为)。这导致我飘了,即便是我不想承认这一点,嘴上说着运气好,内心虚荣心确实有些爆棚,进而导致我的第二篇论文用了九个月的时间,所以我到了申博面试的时候我只有一篇产出,而且我的英语还极差,最终导致申博败北。从这里开始我进入了自我感觉良好到认为自己啥也不是的中间阶段,因为人是会受到环境影响的嘛,博士面试期间见到了很多大佬,但是很快我就回到了之前的环境,回到了那个没有和我竞争的环境,我又是之前的我,只是内心不在坚定了。
意识到自己啥也不是阶段。这个阶段是我在两次申请中间的valse会议上意识到的。东南第一次败北之后,我把希望寄托在第二批申请之前我的第二篇论文能够录用。于是,我把中间的这段时间用在了准备毕业上,我开始准备我的大论文,因为有了两个工作的积累,大论文还是比较顺利的,copy加翻译,再中间衔接衔接就差不多了。然后就跟老师去参加valse了,在poster环节众多高手云集,背景、思维、谈吐、社交全方位被同龄或者比自己还小的碾压,我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和自己的论文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层次,是的没错,吊车尾层次。这一次我那一点点的自信被打击到不复存在。此外,我的第二篇论文在面试之前仍然没有被录取,我的第二次申请仍然败北。
意识到自己的科研习惯很差阶段。在东南两次败北之后,我意识到自己24年博士大概率是没有学上了之后。我开始着手准备25年春季博士和RA。幸运地遇到了我现在的老师。我在跟老师简单电话沟通之后,又经历了一轮面试,应该是考虑到我有ee背景,在本科阶段又接触过一些硬件项目。我通过了面试,我在两天后,也就是6月底来到了上海,开始了RA之旅。首先是做了一个多月的demo。九月开始了做research阶段。老师对我的期望可能有点高了(或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我恰好不过),我仍然用之前的科研思维来做科研。我一直注重于方法的学习和理解上,而不会在乎为什么,这导致我一直找不到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只会拿一些方法来缝缝补补,性能不好就换,抓不到问题的本质,或者说根本找不到问题。这样浑浑噩噩经过了两个月的时间,11月老师开始意识到这些,并开始纠正我的问题,要求我每周1对1讲解论文,一点一点给我梳理问题。每当想起,都感觉很愧疚,没有担负起老师的期望。
开始改变科研习惯阶段,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开始尝试忘记之前的科研习惯,转换自己的科研思维。每篇论文开始注重问题本身,每个地方开始尝试问why,培养的自己critical thinking,寻找问题。同时,在与韬哥的交流过程中,开始学习怎么去做一个长期且有意义的研究。目前来说,自己的科研思维正在慢慢纠正,一切也开始慢慢步入正轨。
- 2025的target
- 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该课题能够支持起未来的四年,且保证有4篇以上的产出
- 2025两篇产出,要求CCF A或者Ro的顶刊顶会
- 6月六级到500(老师要求)